设为首页 - 加入收藏   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知识 > 10万个村庄的生意:一家农村小额信贷巨头的普惠与高息 正文

10万个村庄的生意:一家农村小额信贷巨头的普惠与高息

来源:进退无门网 编辑:知识 时间:2025-01-16 20:19:05

河北巨鹿县的村庄一家中和农信。视觉中国/图

河北巨鹿县的生的普一家中和农信。视觉中国/图

“我知道中信,农村知道农行,小额信贷息中和农信是惠高干啥的?”近日在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,面对南方周末记者的村庄询问,一名银行职员扭头问向旁边的生的普同事。他们对这家同样在县里放贷的农村公司感到陌生,即便对方已在这里深耕十年。小额信贷息

中和农信农业集团有限公司(下称中和农信)成立于2008年,惠高正在冲刺港股IPO。村庄外界开始发现,生的普这个陌生的农村名字背后竟藏着一个农村信贷巨头。

公司的小额信贷息核心业务是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,近三年来这项业务贡献的惠高收入占其总营收的70%左右。

招股书披露,中和农信的在贷余额达151.6亿元,在面向中国农村市场的普惠信贷公司中排名第一。目前已累计向280万农民发放1387亿元小额贷款,业务覆盖全国21个省份的近500个县域、超十万个村庄。

《财富》(中文版)称其为中国规模最大、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小额信贷平台。

给农民放贷似乎并不是一门好生意,但中和农信披露的业绩显示,公司2021年、2022年及2023年前三季度,经调整净利润分别达5.1亿元、4.7亿元、4.5亿元,经调整纯利率维持在20%左右。

一个外界对其争论不休的地方是,中和农信放贷的年化利率接近18%,但在招股书中称自己提供的是“农村普惠贷款”。较高利息与普惠能否共存?中和农信是如何从农村做大的?又面临着哪些风险?

脱胎扶贫项目

中和农信最早并不是一家公司,而是一个小额信贷扶贫项目。

1996年6月,世界银行成立扶贫协商小组,推动小额信贷在国际范围内发展。一部分资源投入到了中国秦巴山区,即陕西省安康市和四川省阆中市,该项目由国务院扶贫办设立的中国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(下称西部人力资源中心)承接。

当时,联合国开发计划署、联合国儿童基金会、中国社科院等都在国内开展小额信贷扶贫,高峰期全国有三百多个县在试点。

很多项目都与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有渊源。创始人穆罕默德·尤努斯被称为“穷人的银行家”,致力于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来帮助贫困人口脱贫。

联合国将2005年定为国际小额信贷年,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小额信贷宣传活动。次年,尤努斯凭借格莱珉银行的成就获得诺贝尔和平奖,小额贷款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热潮。

但国内不少项目的进展并不顺利。包括格莱珉银行在中国开设的分支,均在试点结束后关闭,留存下来的也没有做大规模。

世界银行与秦巴山区项目的合作期只有6年,在合作到期前的2000年,项目转由同属扶贫办管理的中国扶贫基金会(现更名为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)接手。

2006年国家开发银行向中国扶贫基金会的小额信贷试点项目授信1亿元,是首次专门用于小额信贷的批发贷款。但对于大部分小额信贷组织来说,这样的机会无疑十分稀少。

扶贫社也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小额信贷扶贫项目,1990年代由杜晓山和同事们发起成立。当时四十多岁的他在社科院农发所做研究员,率先向国内引进尤努斯模式,因此被称为“中国小额信贷之父”。

杜晓山告诉南方周末记者,扶贫社先后在河北、河南、陕西、四川等省的7个贫困县试点,与县扶贫办合作,其他工作人员从当地招聘,定期向位于北京的扶贫社总部汇报工作。2013

热门文章

3.5282s , 10956.359375 kb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10万个村庄的生意:一家农村小额信贷巨头的普惠与高息,进退无门网  

sitemap

Top